第一章 國內外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發展現狀
第一節 國內外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發展概況
一、國內外微納衛星
二、國內外微納衛星推進系統
三、國內外微納衛星發射運載器
第二節 國內外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關鍵技術
一、微納衛星推進系統技術
二、微納衛星發射基礎技術
三、微納衛星發射運載器技術
第三節 全球典型國家和地區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發展現狀
一、美國
二、歐洲
三、中國
四、日本
五、其他國家
第四節 國內外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發展趨勢
一、傳統推進系統微型化,新型推進系統逐步成熟并應用
二、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向標準、模塊、輕質、高效發展
三、微納衛星構型、接口等標準化促進快速響應發射
四、微納衛星發射運載器成本更低、集成更快、發射更準
第二章 國內外微納衛星傳統推進系統關鍵技術
第一節 新型靜電式微推力器技術
一、自中和射頻離子推力器
二、離子液體推力器
第二節 真空弧微推力器(VAT)技術
一、同軸型VAT
二、雙電極燒蝕構型VAT
第三節 微陰極電弧推力器(μCAT)技術
一、μCAT技術發展
二、μCAT關鍵技術挑戰
第四節 碘工質電推進技術
一、碘工質電推進技術發展
二、碘工質供儲系統設計
三、碘工質陰極設計
第五節 微機電系統(MEMS)陣列微推進技術
第三章 國內外微納衛星新型推進系統關鍵技術
第一節 空間激光化學微推進技術
一、激光化學微推進光敏靶材
二、激光化學微推進器設計
三、激光化學微推進激光器選擇技術
四、激光化學微推進技術挑戰
第二節 空間激光微推進技術挑戰
一、星載激光器技術
二、先進測試技術
三、高性能工質的選擇與研制
四、激光光路設計
五、空間微推力器一體化設計
第三節 太陽帆推進技術
一、太陽風帆推進技術
二、太陽風帆推進技術挑戰
三、太陽光帆推進技術
第四節 水工質推進技術
一、水蒸氣推進技術發展
二、水分解推進技術發展
三、水分解推進系統氣液分離方案
四、水分解推進供氣方案設計
五、水分解推進系統發動機技術
第五節 繩系推進技術
一、繩系推進技術發展
二、繩系推進技術關鍵問題
三、繩系推進技術發展方向
第六節 其他微納衛星推進技術
一、石墨烯光驅動推進
二、碳納米管陣列推進
第七節 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其他關鍵技術
一、結構工藝
二、離子束流中和
三、新技術交叉融合
第四章 國內外微納衛星發射關鍵基礎技術
第一節 微納衛星星箭分離技術
一、微納衛星非火工星箭分離技術
二、微納衛星星箭分離地面試驗技術
第二節 微納衛星搭載發射技術
一、用于有效載荷增強的穿梭式一次性火箭
二、小型航天器任務服務分配器
三、微納衛星搭載飛船發射技術
第三節 微納衛星軌道空間站部署技術
第五章 國內外微納衛星發射運載器關鍵技術
第一節 微納衛星運載器空中發射技術
一、運載器空中發射技術發展
二、運載器空中發射技術優勢
三、運載器空中發射技術難點
第二節 微納衛星運載器海上發射技術
一、微納衛星運載器海上發射技術發展
二、微納衛星運載器海上發射平臺技術
三、微納衛星運載器海上發射相關技術
第三節 微納衛星運載器快速響應測試發射技術
一、衛星運載器快速響應測試發射技術發展
二、電氣系統智能化機內測試技術
三、先進地面測發控一體化設計技術
四、智能化故障診斷技術
五、并行測試技術
第四節 微納衛星發射運載器其他技術
一、微納衛星發射運載器搭載氣球發射技術
二、微納衛星運載器自旋發射技術
第六章 國內外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主要研制單位
第一節 國外單位
一、美國火箭實驗室公司
二、美國布塞克公司
三、美國行星系統公司
四、美國加速離子系統公司
五、美國CU航空航天公司
六、法國推我公司
七、德國夢神空間公司
八、荷蘭空間創新解決方案公司
九、意大利西泰爾公司
十、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
十一、國外其他研制單位綜述
第二節 國內單位
一、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二、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
三、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
四、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五、西安航天動力研究所
六、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七、北京微分航宇科技有限公司
八、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九、納飛衛星動力科技有限公司
十、國內其他研制單位綜述
第七章 國外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發展對我國的啟示
第一節 我國微納衛星及發射運載器體系政策與需求簡述
第二節 國內外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發展對比分析
第三節 我國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及發射運載器發展建議
一、微納衛星推進系統向多方向發展,滿足不同任務需求
二、微納衛星推進系統面向標準化和模塊化設計,加速集成測試
三、繼續完善微納衛星搭載發射技術,充分利用現有發射運載器能力
四、發射運載器以低成本與快速響應為導向,積極探索多種發射方式